顯示具有 教學理念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教學理念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

創造V.S發明

•1.從無到有→創造
•2.結合或整合兩項以上現有的東西、概念、應用方式、感應器、、、→發明
•3.科技進步日新月異,大家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持續在進步。

◎這世界有少數的天才中的天才,能夠從無到有去創造出讓人類進步的作品或發明,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踩在巨人的肩榜上去發明、改進人類的生活,這些發明家,可能是結合或整合兩項以上現有的東西、概念、應用方式、感應器、、、等,雖然不是憑空創造出新東西,但是光是概念整合或是結合,可能已經能夠給所有人類帶來大幅度的進步了。

◎機器人社團的教學過程當中,並不是要讓學生當一個憑空去創造進步的天才, 而是希望透過教育,儘可能的去培養學生基礎能力與創造能力,有了基礎積木組裝能力和對感應器的理解這些基本知識,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去重組已經學會東西,面對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,便會去嘗試改進,改進完的東西,那就是發明了。

◎感應器萬千種,光樂高出的絕對不夠,但是樂高感應器帶給小朋友的,並不是馬上就要實做很困難的題目,而是透過簡單的積木組裝、感應器設定、程式編寫、、、等過程當中,慢慢的讓小朋友培養實做精神。

◎而這種實做精神,絕對不是用獎狀或成績進步馬上看的出來,當我們看到參加機器人社團的小朋友,看見一個東西或物品,會想要去拆解或研究這個東西的構造和原理;對不知道的問題,會想上網查,然後充滿層次及慢條斯理的說出可能可以解決的方法時, 這種進步,我想是身為家長及老師會感到喜悅的成就感的一刻,它是跳脫出課本層次的東西。

低年級班課程重點

低年級班招收元生國小1-2年級小朋友,推動目標首先重視基礎積木的實做練習,希望透過小朋友親手實做,結合生活當中之生活經驗,逐漸養成一種看見生活、體驗生活、創造生活的精神。

課程主要分為三種能力培養 。


(1)立體幾何觀察力培養:

★練習觀察能力,看到一個物體能嘗試去看構造

★練習立體感,用觸摸方式瞭解構造

★看到一個物體,能想像沒看到的部分

★看到一個物體,能說出這個東西像什麼




(2)轉化創造力成為組裝能力培養:

★瞭解完構造後,能說出這是什麼圖形

★瞭解圖形後,能夠看出整個結構

★能夠說出這個結構如何做出來的

★看到一個積木作品,能模仿出一樣的東西




3.學習的過程是一種長時間的養成,培養對生活敏感度、環境認知、體驗、進一步嘗試去改進的能力:

★觀察

★理解結構

★仿製能力

★組裝速度

★將東西變成平面作品

★將東西變成立體作品



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仿作與創作






仿作就是透過模仿別人的作品做出類似或完全相同功能的東西,而創作則是透過靈感激發,找到類似的概念並加以延伸,最後融入、實做變成一個作品。


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

[寫在前面]組裝積木的好處




玩積木的好處多多,最簡單的好處就是玩積木很打發時間,一下子一個下午就過去,然後組出想要的東西的那種喜悅及成就感,勝過玩電動、看電視很多。

下面是老師希望透過玩積木這個課程讓小朋友學到、學會的:

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

有關購買機器人

每期開課第一天,都會有小朋友或家長問一個問題,那就是需要買機器人嗎?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